2011年5月10日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下发了《印发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标准符合性审查办法(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应当分别满足《平台要求》和《终端要求》,同时分别满足《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的要求。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应按照本办法通过标准符合性审查。不符合标准的,不得用于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标准》简称部标,部标包括《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2011,简称《平台部标》)和《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1,简称《终端部标》)。至此,关于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必须符合部标的政策性文件正式出台。而对应硬件终端标准的通信协议标准JT/T808-2011和JT/T809-2011协议也随之出台。
部标808和809的出台,统一了产品的标准,统一了平台与终端之间的通讯协议,对于GPS运营商而言,只要平台支持部标,那可以选择任意一家的GPS车载终端,也不会受厂商的制约,GPS运营商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将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及服务,从而也间接地促进市场上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但是开发部标GPS服务器是一个繁琐苦逼的活,有各种各样的GPS终端需要兼容和支持,现在交通部颁发了统一的标准协议和数据格式,大部分车辆的GPS终端都需要支持,软件也需要支持,否则可能在市场准入的时候就遇到麻烦。
JT/T 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 808-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JT/T 796-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JT/T 809-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JT/T 1076-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JT/T 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
JT/T 1077-2016《道理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平台技术要求》
无论是开发GPS设备硬件还是开发应用软件,都要面临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交通部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部标认证标准,它涵盖了GPS硬件设备参数、功能标准,也包括了设备上传到应用平台的协议标准,同时也包括了平台对平台的互联互传的技术标准。
也就是说凡是根据交通部这个标准开发的应用平台软件,都可以接入不同厂家开发的符合国标的GPS设备发送的上传数据。因为协议是同一的,所以平台也可以将数据转发给各地的省级交通部门的运管中心。
目前国家对需要上路的客车、危险品运输车,简称两客一危,要求必须要安装符合国标的GPS,如果运输承运者没有自己的软件平台,可以使用运管局的客户端软件,并接入到运管中心进行监控,收费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个负担。现在国家对与GPS终端设备的标准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要求必须要加上指纹等身份识别的读卡器,强制性加,费用不低。
平台软件开发商和GPS设备开发商安装标准开发后,需要通过交通部的部标检测和认证,获得部标认证后,这样才可以参加各地的软硬件招标。交通部对平台的功能测试,主要是模拟GPS终端发送标准的协议数据,然后测试是否能正确的接收数据。
GPS应用的开发者必须要了解并掌握这些协议,平台协议主要JT/TB808、809及扩展补充协议,同时协议中对于行车记录仪部分又应用了部颁的GB19056标准,所以这些都要看,JT/T796主要是硬件设备的标准,可以参考。
2011年,为了落实十二五的规划,同时规范和提升行业标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于3月29日印发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根据该通知的要求,今后国内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必须安装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1)的卫星定位装置,并且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两个月后,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808-2011)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809-2011)两份技术标准文件。这两份文件中严格规定了车载卫星定位终端与企业监控平台之间,企业监控平台与**监控平台之间的通信技术要求。同时,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开始组织实施JT/T808和JT/T809标准的平台符合性检测工作和JT/T794-2011标准的车载硬件终端符合性检测工作。即企业平台,**平台和车载终端的部标认证检测。
可以说这个标志对于GPS行业格局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通不过检测,或者赶不上**波,意味着市场就要丢掉或者失掉先机,在宣传上也低人一等。因为GPS监控和视频安防一样,都是**主导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如果没有**的招标和补贴,物流企业可能不会齐刷刷的安装Gps设备,购买GPS平台软件或服务,那么GPS生产商服务商要死掉大半。
消息公布后,全国各地提供监控服务平台的企业开始按照JT/T794-2011,JT/T808和JT/T809的要求(参见:JTT808、809、796标准大全)改进自己的车载终端和监控平台,并陆续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进行各项检测。表面上看来交通部的部标检测只是对被检企业的技术考核,其实是对企业研发能力,运营服务水平和企业战略眼光的*检验。交通部制定的这套标准的确是一套高标准的行业规范。不仅仅是对技术细节的规定,更能通过对技术的考核进一步检验一个企业的综合能力。所以要吃透协议是第一步,还要开发模拟终端的808、809测试程序,进行充分的内部测试,这样送检的一次*概率更高些,否则每次送检的费用都不菲,再加上差旅费用,小企业是吃不消的。
物流平台运营企业必须严格遵照交通部制定的这三套标准来改进现有终端和运营平台。并且在做好准备工作后,需要到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进行检测,通过部标认证。很多物流企业都**时间跑到交通信息中心了解部标认证详细信息,和交通信息中心、上庄卫星地面检测站站(通信信息中心安排的具体检测地点)等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回家后制定部标认证的规划,并展开具体工作。当然开发一个符合部标检测标准的GPS平台,周期是很长的,往往**出预计时间很多,不是吹牛逼说大话就行了,毕竟最后是骡子是马,是要进京赶考的,通过还是不通过,交通部检测中心说了算,不是可以像传统软件验收那样,和客户协商妥协就行的。很多人理解的太单纯,就是因为传统的软件开发思维在作怪,认为功能差不多就行了。这样的思维会让你前面有很多坑在等着你。
根据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要求,受检平台的符合性审查分为两部分:符合性检测和符合性审查。符合性检测即技术检测,根据要求分为五个部分:功能检测,协议检测,流程检测,运行检测和压力检测。功能检测即检测运营平台所提供的管理服务功能是否完善,合理。根据交通部相关文要求,受检平台必须具备车辆监控管理,历史轨迹回放,平台对接能力等近百项服务功能,这些功能涵盖了目前所有监控平台的较优服务功能,可以按要求完成平台无疑将会是国内服务性能较优异的运营平台,也会是可以客户提供较合理,较完善,较人性化的*运营服务平台。
交通部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的系统检测是由*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起的,旨在规范各企业的定位系统,实现终端、企业平台、**平台无缝连接。其分为企业平台检测和**平台检测,我们暂时只提供企业平台的检测。相关标准有:JT/T 796-2011,JT/T 808-2011和JT/T 809-2011。
我们平台完全按照交通部对企业监控平台的开发要求开发,企业可以直接使用本平台拿到交通部进行认证。为了帮助客户顺利过检,我们安排专人常年驻扎,可以为客户申请过检,*、速度快,***。
主要特色
一、完全按照交通部对企业监控平台的开发要求开发,企业可以直接使用本平台拿到交通部进行认证。
二、采用FLEX作为前端展示平台,后台支持LINUX和WINDOWS,APP支持iphone/ipad、android,真正实现了跨平台、跨浏览器、跨移动终端。
三、采用较先进的SOCKET开发框架,保证了系统在处理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在用的实际生产环境为两台普通PC服务器(一台做WEB和网关,一台做数据库)承载了将1万台终端,同时在线的终端**过6000台。
应用场景
为客运车、物流车、出租车、公交车、运钞车、公安巡逻车、消防车、邮政车、服务车、公务车、医疗急救车、私家车、运输船舶、渔船等提供定位、跟踪、监控、调度、管理、指挥、防盗入反劫服务,并且满足老人监护、儿童定位、宠物跟踪、车友互联等服务。
部标过检准备工作
一、过检前准备
1、准备一台服务器并托管在IDC机房,带宽在过检期间较好申请为*享30M-50M,电信或联通机房均可
2、安装WINDOWS 2008 SERVER 64位操作系统
3、开启远程桌面
二、需要提供的资料
1、公司名称、详细地址、法人代表名称及联系电话、公司座机、传真号码
2、机房详细地址
3、要过检的平台名称
三、服务器推荐配置
8核16G、500G以上硬盘(较好是全新的或近两年采购的,不能用太旧的服务器,因为要做压力测试)
推荐使用阿里云主机,配置:8核16G、系统盘50G(SSD)、数据盘200G(高效云盘)